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辦扶貧工作隊來到永順縣芙蓉鎮保坪村,為農民孔德新送來10頭豬仔。(資料圖片) 符文斌 向春霞 攝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橫江橋鄉朝陽村的村民小組長滕鳳雲在幫助貧困孤兒車庚何採摘香菇。該村黨員通過“一幫一”、“幾幫一”的方式,幫助貧困戶、孤殘戶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加工生產業。(資料圖片)馬良文 彭娟攝
  本報記者 柳德新
  通訊員 鐘永紅 黎娟
  實習生 湯曉旭
  經過多年扶貧攻堅,我省貧困人口總量大幅減少,但現有的貧困人口由於致貧原因不一,以往的普惠式扶貧政策效應遞減。
  如何幫助每個貧困戶“斬斷窮根”?怎樣避免扶持措施“脫靶”,確保所有貧困人口趕上全省小康步伐?
  時至4月,我省640萬農村貧困人口的識別工作正在順利進行。下一步,將為每個貧困人口建檔立卡,併進行信息化管理。這標志著我省開始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瞄準每個貧困戶進行有效幫扶。
  識別貧困人口並建檔立卡
  據省扶貧辦的數據,截至2013年底,我省仍有640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在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扶貧標準以下,51個國家和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片區)縣(簡稱“重點縣”)集中了近70%的貧困人口。
  省扶貧辦主任王志群說,如此多的貧困人口,在如此廣的地域,最終實現脫貧致富和全面小康的雙重任務,必須有一個以貧困人口脫貧為目標、以解決突出問題為導向的工作機製作為保障。貧困人口識別和建檔立卡,直接指向並立足貧困人口脫貧解困。也就是說,以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大水漫灌”式扶貧,將變成“精準滴灌”式扶貧:依據貧困對象檔案所載具體信息,分類指導,採取有針對性的持續幫扶措施。
  如何準確識別貧困人口?按照“戶主申請、村民小組提名、村民代表評議和票決、村委會審查、鄉鎮政府審核、縣扶貧辦覆核、縣人民政府審批”的程序,由群眾全程參與和監督識別工作。
  農村貧困戶包括四類,即:扶貧戶、扶貧低保戶、低保戶和五保戶。扶貧戶必須是以戶為單元,家庭主要勞動力在60歲以下、有勞動能力和較強脫貧願望、處於扶貧標準線下的農村家庭,享受扶貧政策;而扶貧低保戶是指有勞動能力和脫貧願望的低保戶,既享受低保政策,也可同時享受扶貧政策。民政部門已識別登記的農村低保戶和五保戶,這次全部納入貧困人口一併建檔立卡。
  省里統一組織全省農村貧困人口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地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達到脫貧目標,並實行動態調整。在10月底前,完成全省農村貧困人口識別和建檔立卡,並錄入全國貧困農戶信息系統,實行信息化管理。
   瞄準貧困人口,扶真貧
  “貧困人口被準確識別和建檔立卡後,精準扶貧才有了基礎,才能通過‘量身定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把貧困人口托在‘底線’之上,幫助他們邁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道‘門檻’。”省扶貧辦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賀麗君認為,對我省扶貧工作來說,640萬貧困人口就是最大的“真貧”。把640萬貧困人口識別出來並建檔立卡,實行信息化管理,才能瞄準貧困人口,才能提高扶貧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持續性。
  直接打通專項扶貧到戶的通道。《湖南省農村扶貧開發實施綱要(2011-2020年)》確立了“工作到村、扶貧到戶”的工作機制。我省先後實施了整村推進、高寒山區村脫貧解困、攻堅示範村、彩票公益金、互助金等扶貧項目,村級工作平臺基本建立。但由於貧困人口底數不清、貧困信息不完善等因素影響,扶貧到戶“最後一公里”問題還沒有很好解決。推進貧困人口識別和建檔立卡,將打破貧困需求和扶貧力量之間的“信息鴻溝”,實現貧困人口同幫扶政策、資源的有效對接。
  為“大扶貧”格局搭建通用平臺。在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下,通過貧困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建立貧困農戶信息系統,不僅可為扶貧和民政部門的工作提供依據,也為發改、住建、教育、衛生、水利、農業和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的工作提供一個通用平臺。相關部門可以利用這個信息系統,快速、準確地找到貧困人口,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同時,也為社會各界開展扶貧濟困暢通了信息渠道。
  為開展貧困監測提供有力支撐。通過調查,準確掌握貧困人口家庭成員住房、交通、飲水、教育、社保、產業、技能等詳細情況,納入貧困農戶信息系統綜合分析,形成相關數據資料,既能對各市州、縣市區扶貧開發工作成效進行客觀評估,也能對全省貧困狀況進行科學研判,增強扶貧工作的前瞻性,從而更好地制定政策措施。
  幫扶到戶,措施到人
  開展精準扶貧,防止扶持措施“脫靶”,我省將深入分析每個貧困戶致貧原因,落實幫扶責任,制定差異化的扶持政策,幫助貧困村、貧困戶編製脫貧計劃和產業發展規劃,探索直接幫扶、委托幫扶和股份合作等有效幫扶方式,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直接幫扶模式。對既有產業發展願望、又有產業發展能力的貧困人口,在政府組織和引導下,直接參与區域特色產業開發;通過以獎代扶、貸款貼息等方式,予以直接幫扶。
  ——委托幫扶模式。受貧困人口個人或集體委托,通過購買社會服務方式,將國家給予特定對象的扶持資金直接委托給有意願合作的、有社會責任的、講誠信和有實力的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實行項目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核算,相互間以契約形式,明確責權利關係,項目收益按比例與貧困人口分成。
  ——股份合作模式。秉承貧困人口個人或集體意願,鼓勵探索將貧困人口戶的政策扶持資金、土地、林地和水面等生產資料折價入股,由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統一管理和生產經營,結成利益共同體,實現股份到戶、利益到人。
  幫扶到戶,措施到人,幫助每一個貧困戶“斬斷窮根”。懷化市在識別貧困人口的基礎上,著手實施生活保障到戶、住房保障到戶、安全飲水到戶、供電通信到戶和就學保障到人、就醫保障到人、就業培訓到人、產業扶持到人及道路通暢到村“9大到村到戶到人”扶貧攻堅工程。省委、省政府明確,將建立和完善駐村工作隊(組)制度,確保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組),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  (原標題:精準扶貧:瞄準每個貧困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sgdiofgceh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